草莓革腐病怎么治 草莓革腐病的防治办法近几年来,由于连作种植,草莓的病害发生有加重趋势,尤其是草莓革腐病的出现,对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那么草莓发生革腐病怎么办,又有哪些防治办法呢?一、症状。草莓革腐病主要发生在果实和根部,匍匐茎上也能发病。1、根:根首先发病,切开病根可见从外向里变黑,革腐状。田间观察: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中期仅表现生长较差,略矮小,至开花结果期则地上部出现失水状,逐渐萎蔫直至整株**。2、果实:被害果实呈淡褐色水烫状斑,并且能迅速蔓及全果,病部褪色失去光泽,用手轻捏有皮革状发硬的感觉,湿度大时果面长出白色菌丝。3、小苗:繁育小苗期间也能发病,主要症状是匍匐茎发干萎蔫,干死。二、病原菌。引起草莓革腐病的病原菌是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的恶疫霉,亦称苹果疫霉。菌丝无色,有分支,不分隔,孢子囊顶生,近球形或卵形,乳突较显著。孢子囊脱落有一短柄,菌丝生成温度范围在10-30℃,适温度是25℃。三、发病条件1、土壤及种苗。本病是土壤传播的性病害。采用无病苗栽在无病田里一般不会发病。所以,土壤中是否有菌源存在以及草莓繁殖材料是否带菌是本病发生与否的先决条件。2、气候条件。该病属中温